小麦赤霉病别名红麦头、烂麦头,该病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发生,主要引起苗枯、茎基腐、秆腐和穗腐,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。近几年随着秸秆禁烧工作的推行,秸秆还田面积较大,而秸秆还田质量往往不高,导致田间菌源充足,如果小麦抽穗扬花期遇到阴雨天气,再加上防治不力,往往会导致赤霉病严重发生,近几年这种情况常常出现。
一、发生条件
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取决于品种抗性,当年菌源量和小麦抽穗扬花期气象条件等。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繁多,没有对赤霉病免疫或高抗的品种,中抗到中感的品种很少,高感病品种比例很高,在生产中单靠品种抗性不能抵御赤霉病危害。赤霉病菌以子囊壳的形式在玉米秸秆或稻桩上越冬,秸秆禁烧还田后,病原体在秸秆上越冬,麦田菌源充足。而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,小麦抽穗扬花期如遇连续3天以上的阴雨天气或大雾天气,就能造成病害大流行;连续3天降雨达12毫米以上,十分有利于赤霉病菌侵染。麦苗稠密,田间郁蔽,空气相对湿度80%以上,即使没有降雨也能造成赤霉病大流行。赤霉病菌一般在小麦开花至盛花期侵染率最高,抽穗期次之,乳熟期病菌侵染率明显降低,糊熟期后病菌基本不能侵入,错过防治适期没有效果。
二、危害对象
小麦赤霉病主要是对小麦的产量及品质造成危害,在大流行年可使小麦减产30%—60%,中等流行年可使小麦减产5%—15%,一般在扬花期侵染,灌浆期显症状,成熟后若成灾,严重的甚至造成绝收,危害性非常大。小麦赤霉病是由真菌毒素引起的,不但能给小麦造成产量损失,还严重影响小麦品质,当人食用染上赤霉病的小麦后会引起恶心、腹泻、眩晕、发烧等中毒症状,严重时还会引起大出血。相关专家指出,食用染病小麦的含量不能超过4%,一旦超过便不能食用,只能销毁。若喂食动物后会出现萎靡不振、食欲减退、站立不稳、呕吐等中毒症状,严重时甚至死亡,且毒素还能传递到动物的肉、蛋、奶中,还会危害人类。
三、防治时机
小麦赤霉病可防、可控、不可治,必须加强监测、立足预防,小麦赤霉病防治要采取“预防为主,主动出击”。小麦一般在抽穗后2~7天开花,抽穗期温度高则有时边抽穗边扬花,全穗开花需3~5天,全田可持续6~10天。小麦抽穗时间长短及到扬花的时间,和当时的气温相关,温度越高开花速度越快。因此,小麦齐穗期至初花期(扬花株率约5%~10%)的讲法并不准确,小麦齐穗期并不一定在初花期之前,尤其是抽穗期温度高时,小麦边抽穗边扬花,小麦初花期明显会在齐穗期之前。防治赤霉病要掌握好防治时期,若抽穗期遇到连阴雨,有流行可能时,喷药时间宁早勿晚,在10%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进行第一次喷药,间隔5-7天,进行第二次用药。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,如遇喷药后下雨,则需雨后补喷。
四、防治措施
1、选择抗(耐)品种:目前,尚未发现对小麦赤霉病免疫的品种,但品种之间的抗病性差异显著。
2.深耕翻地,掩埋秸秆:通过土壤深翻把秸秆掩埋在20cm以下土层,辅以腐熟剂加快秸秆腐熟速度,恶化病虫害生存环境,压低赤霉病菌等病虫基数,减轻赤霉病等重发潜在风险。同时加深耕层还利于小麦根系下扎,培育壮株,增强植株抗病能力。
3.增施磷钾微肥,减少氮肥用量:在小麦底肥利用上,要做到有机无机结合,增施磷、钾、微肥,减少氮肥用量,增强抗逆能力,防止苗期过早郁闭和后期倒伏。
4.完善田间沟系配套工程:特别是低洼地块和稻茬田,要搞好田间沟系配套工程,疏通好腰沟、墒沟、地头沟,做到沟沟相通,降低地下水位,避免渍害、湿害发生和降低田间湿度,创造和提供有利于小麦生长而不利于赤霉病发生的生态环境。
5.播量要适宜、播深要适度:播种时要根据品种特性,墒情、播期早晚,整地质量等因素确定适宜播量,以免大播量带来的基本苗过大、苗期过早郁闭而利于感染
6.掌握关键时期,及时进行药物防治:小麦抽穗扬花期,是病菌浸染的有利时机,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。此期要严防死守,见花打药,及时进行药物防治。通常首次最佳施药时间为扬花期。因此扬花初期选用氰烯菌酯、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,以及耐雨水冲刷剂型。注重交替轮换用药,避免或延缓抗药性产生。推荐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、自主飞行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,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,避免使用担架式喷雾机。同时,添加适宜的功能助剂、沉降剂等,提高施药质量,保证防治效果。
7、推行统防统治。充分发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装备精良、管理规范、服务高效的作用,大力推进以穗期赤霉病防治为主的全程承包、代防代治等多种形式,大规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和集中统一防治,适时组织开展应急防治,提高防治效率、效果和效益,解决小麦赤霉病预防控制窗口期短、时效性强,以及一家一户“打药难”“乱打药”等问题。
8、及时抢收入仓。小麦进入收获期,应及时收割、晾晒、筛选,如遇阴雨天气,应采取烘干措施,防止收获和储存过程中湿度过大,导致病菌再度大量繁殖,造成毒素二次污染。